1辆自行车、15年、23个省、100余个城市,寻家十余载……“我是谁?”这个最简略的问题,却让“小伟”十余年苦苦寻找

1辆自行车、15年、23个省、100余个城市,寻家十余载……“我是谁?”这个最简略的问题,却让“小伟”十余年苦苦寻找。\n  本年10月,这位自称“小伟”的男人在漂泊至黑龙江佳木斯市期间被巡查民警发现。11月27日,北京青年报记者从黑龙江警方得悉,佳木斯公安民警历时近一个月,总算帮其找到分开的家人。\n  “我走丢了,丢了好多年”\n  一个月前某日深夜,佳木斯的一条高速路上,一名男人正低着头推车前行。佳木斯市公安局行进分局民警见到他后,随即问询他是否需求帮忙,对方自称“小伟”。“我走丢了,丢了好多年,您知不知道我的家在哪里?能不能帮帮我?”听到小伟这么说,民警也是一愣。随后将其接到了派出所,并给他端上来温水和吃食,细细问询。\n  民警在其叙述过程中,对其身份进行了核实,发现其并未在任何网逃名单或许赏格公告内,并依据小伟供给的信息,与多地警方进行了核实,发现他的确失忆、迷路后,随即将其安顿在了救助站。\n  15年走了100余个城市\n  北青报记者通过佳木斯市公安局民警,联络上了在救助站里的小伟。\n  小伟的声响消沉,每一句回应都比正常人慢一些,“我出过事故,头伤了。”小伟说,事故的详细时刻记不清了,他最早的回忆是在2007年左右,自己在街头忽然清醒,不知道自己的名字,也不知道身处何方。\n  “我问周围的人,我怎么了,他们就说我出了事故。”小伟说,从前的事儿他彻底不记住。“我的脑子糊涂了良久,渐渐的,才想起来我要找家。”“我是谁?”这个问题自那时起便不断环绕在他的脑海里。\n  2008年左右,他开端找当地打零工,帮人收庄稼、搬砖,“一天三十(元)、五十(元),够我吃顿饭的就行。”小伟说,自己有了点钱,就买了个凉席和被子,大部分时刻住在桥洞、公园里。\n  小伟说,太久前的事他记住也不是很明晰,只记住自己攒了些钱,买了辆二手的自行车,从江苏骑到浙江,又到安徽、广西、广东,然后又向北方找去。每到一个当地就会找个零工养活自己,处处问询自己的特征是否契合当地迷路的人员。他还处处问路人,“您听我的口音,像哪里人?”假如几天之后没有音讯,他就攒点钱持续上路。“我的姿态,估量也有四十多岁了吧。”小伟说,“我也想过抛弃,但仍是想再到下一个城市看看,或许下一个,就有期望了呢。”小伟说。\n  “总算知道你是谁了”\n  为了能快速帮忙小伟找到家人,佳木斯市公安局多警种联动,刑侦部分按照“小伟”的信息状况在全国“团圆举动”数据库进行剖析比对,但成果均不甚抱负。随后刑侦联合刑事技术部分又顺次进行DNA及人像比对,不放过任何一点头绪和或许性,通过20余个日夜的接连奋战、数十万条数据的层层挑选比照和人工造访核实,总算发现“小伟”的DNA信息与一山东籍宗族类似度极高。民警当即与该宗族相关人取得了联络,其表明的确有一名亲属在2007年与正在上大学的孩子失联至今。随后通过两地DNA比对及多种手段重复调查核实,终究承认小伟正是山东籍迷路男人“司源(化名)”。\n  警方从家族口中了解到,司源曾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,当年以优异的成果考上了安徽一所大学的计算机专业。有一天司源忽然失联,家里也从前来到安徽找过几回,报过几回警。或许问的问遍了,能找的也都找过了,仍没有一点音讯。\n  “小伟,咱们找到了你的家人。”第二天一早,民警马上带着好音讯找到了小伟。在得到重复承认后,小伟跪地掩面而泣,“谢谢,谢谢,谢谢你们……”\n  当天下午,小伟的姐姐和父亲搭车赶到了佳木斯。一见面,小伟的姐姐就一把搂住了小伟,啜泣着说,“小弟,我是你姐。这十几年你跑哪去了,这是爸爸,你认得不?这是爸爸呀!”一旁的父亲摩挲着小伟的脸痛哭流涕,又将其搂入怀中。\n  当天晚上,通过其与家人一夜共叙怀念,小伟第二天再见到民警时,状况现已好了许多,对这个家庭也有了一些归属感。\n  为了让这个家庭赶快聚会,佳木斯警方和救助站为小伟开具了暂时身份证明,还联络了铁路警方,帮他买好了车票。在佳木斯公安民警的倾力帮忙下,11月21日一早,小伟总算登上了回家的高铁。\n  回家后,小伟的姐姐特意给佳木斯警方发来了一段视频,视频中,一家老小围坐在桌子旁,总算吃上了久别的团圆饭。\n  文/本报记者 王浩雄\n\n\n\n\n\n\n\n\t\t\t\n\t\t\t\n\t\t\t\n\n\t\t\t\n\n\t\t\t\n\t\t\t\n\n\n\n\n\n\n\n\n\n\n\t\t\t\n\t\t\t\n\t\t\t\n\t\t\t\n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\n\n\n\t\t\t\n\t\t\t\n责任编辑:吕成飞